中华亚健康网

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而努力奋斗!
中华亚健康研究协会主办
天气信息

就医服务

电 话:020-000000

传    真:020-000000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188号
邮    箱:
xxx@.co.m

模范护士

文章列表

2022

09-21

“长寿开关”端粒新结构发现来源:科技日报在物理学和微型磁铁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端粒DNA的新结构。端粒被视为长寿的关键,它们保护基因免受损害,但每次细胞分裂时都会变短一些。如果它们变得太短,细胞就会死亡。而今的新发现将有助于了解衰老和疾病。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在人体的每个细胞中,都有携带决定人体特征的基因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的末端是端粒,可保护染色体免受损伤,它们有点像...

2022

07-04

擅自停药有风险:夏季血压降低不等于高血压被“治愈”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林苗苗)夏季天气炎热,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会发现自己的血压降低,甚至回到了正常范围。这是否意味着高血压已“治愈”,可以停药?专家提示,擅自停服降压药存在风险隐患。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汪宇鹏介绍,夏季气温较高,人体的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从而导致血压下降。此外,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

2022

06-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加快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社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人才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6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及中医药人才工作有关情况。  培养造就中医药领域的战略科学家  “《意...

2022

05-23

夏季重养心(中医养生) 来源:人民网  夏季五行属火,与人体五脏中的心相对应。立夏后要顺应天时的变化,重点学会养心。  夏季人体阳气浮越于表,腠理开泄,抵抗力减退。室外烈日炎炎,室内凉风阵阵,切忌汗后当风、穿着湿衣、贪凉饮冷等,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为出汗后腠理疏松,毛孔舒张,风寒湿之邪易乘虚而入,伤害人体阳气,滞留肌肤而出现头痛、身痛、肌肤酸楚麻木、关节痛等症状。老年人及身体虚弱者...

2022

05-19

出现胃疼、腹胀应提防感染幽门螺杆菌来源:科技日报‍ 今年的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也是第八个全国无幽日。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仍达约50%。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中明确“以家庭为单位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阻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传播的重要策略。  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国新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幽门螺杆菌...

2022

05-07

将“心”比心:心情好坏心脏知 来源:光明日报越来越多的人将“emo”挂在嘴边,时常觉得“我颓废了”“我郁闷了”“我傻了”“我不开心了”……你可知道,坏情绪真的会引起身体不适。心力交瘁,也并不只是一个形容词,心理问题确实有可能引发心脏病。那么,哪些心理状况会引发心脏病,会导致猝死吗?怎样避免心理问题引发的心脏病?北京安贞医院心内双心医学中心主任刘梅颜就此进行了解读。“心碎”真的会引发心脏病谈了...

2022

05-06

正确养护膝关节(中医养生) 来源:人民网  中医认为,骨关节炎发病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根本,以外感风寒湿邪、气滞血瘀、外伤劳损为诱因。坚持正确养护膝关节,才能避免病情加重,提高生活质量。  适度运动。建议选择适度低强度户外运动,如游泳、羽毛球、八段锦等,还可配合下肢交替直腿抬高锻炼,每组15至20个,每日2至3组。坚持锻炼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减缓疼痛,增加关节稳定性。运动前后要充...

2022

04-27

以药代茶有讲究(中医养生)来源:人民网 代茶饮以药代茶,选用一两味药或数味中草药,煎汤或以沸水冲泡,补水又兼有治疗作用,强身健体。但代茶饮不能随意喝,只有正确饮用,才能收到疗效。  首先,要因证饮用。《黄帝内经》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意思就是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比如,同样是咽痛,有的人属于实热证,有的人属于虚热证,实热者可以用寒凉药物代茶饮,虚热者如果单纯用寒凉药物清热,就会导致脾...

2022

04-26

坚持中西医并重护佑人民健康(无影灯)来源:人民网  日前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鼓励世卫组织会员国在其卫生保健系统和监管框架内考虑使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这份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贡献,体现了世卫组织对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未来中医药在抗击世纪疫情中仍大有可为。  中西医并重是我...

2022

04-12

春夏养阳多保暖(中医养生)来源:人民网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加之春回大地,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一旦遇到“倒春寒”,人们常会觉得自己“不像秋天那么抗冻”,特别是老人、儿童、产妇、慢性病患者,容易因不适应而受寒,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

2022

04-02

与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交流中医抗疫临床经验,向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抗疫产品——中医药走向世界,准确翻译是第一步光明日报  药剂师在调配中药 新华社发  工作人员整理包装好的中药煎剂 新华社发  制作好的中药汤剂 新华社发  工作人员在调配中药代茶饮。新华社发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未来5年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2022

03-31

春季疱疹“缠”身 灸这俩穴位预防 来源:北京青年报  走进春天,万物迎来新轮回。春季气候变化无常是带状疱疹高发期。因其多出现在腰部及胸背部,故民间俗称“缠腰龙”“蛇串疮”“火带疮”。  带状疱疹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形成群集带状分布,常伴有明显神经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患病。本病多因情志内伤、湿热内蕴、肝郁化火或气血亏虚,火毒未清,伏于肌肤,阻滞经脉而发。儿童患者...

2022

03-25

生病得忌口?这三种忌口方式“得不偿失”来源:北京青年报   有临床研究发现,如果给患者列个表,写上“这种病不能吃这个,那种病不能吃那个”,患者们会听得特别仔细,有些人还会把这个表贴在厨房墙上,时时给自己提个醒。  其实,为了健康开始忌口是好事,但是也得学会正确的忌口。人们口中经常流传的一些忌口知识其实是错误的。如果忌过了头、忌错了口,反而有害健康、得不偿失。比如下面这三个忌口误区,就是典型的...

2022

03-18

保护肾脏,我们应当做到这七点人民网3月10日是“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肾脏作为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了什么样的工作任务?当肾脏受损时,又会带来怎样的危害?保护肾脏,我们应当做到哪些?北京市疾控中心官方微信今日发文提醒,肾脏病是常见疾病,约有8%~10%的成年人存在某种形式的肾脏损伤,每年有数百万人因慢性肾脏病的相关并发症而过早死亡。慢性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减缓甚...

2022

03-01

真感冒了喝热粥有用吗?这两种食材能预防感冒! 来源:北京青年报  感冒虽然算是小病,但如果不注意调理的话也可能会引起其他疾病,小病不治后患无穷。在感冒多发季节里,大家要注意预防保健。  感冒时喝热粥是有道理的  可促进“自愈”  感冒时可适当多喝些热粥,有助于发汗、祛风寒,可促进感冒的“自愈”。感冒后人胃口较差,肠胃消化系统不好,喝粥还可以促进营养吸收。  感冒时还应适当多喝水,多排尿,这样...

2022

02-28

久坐 让你的运动收益大打折扣 来源:北京青年报   “动”给身体带来的好处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如果每天都达成了运动目标,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其实不然。因为“静”会让你的运动收益严重“缩水”。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的专家提醒公众,“多动”和“少静”同样重要。  送你一个通用的“运动公式”  关于一个成年人,在身体条件允许时应当如何开展身体活动,世卫组织给出了明确的建议:  每周至少进行1...

2022

02-25

生活宝典雨水来临 万物复苏之时别忘了这些养生常识!来源:人民网

2022

02-16

调养脾胃需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中医养生)张北平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胃病讲究“三分治,七分养”,日常饮食搭配合理必不可少。只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结合体质,寻常食物也能养出好脾胃。  一天三餐定时定量。养胃首先要从调整生活作息做起,三餐不定时可能加重胃痛、胃胀、反酸等不适。胃病患者尤应注意,三餐要定时。为了胃部健康,晚睡晚起、常吃夜宵这种习惯应该改掉。如果在三餐定时定量的基础上,仍然感觉...

2021

12-28

中医“刁氏正脊法”传承人刁文鲳——让“站错了队”的脊椎关节归位(大健康观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刁文鲳在为患者进行治疗。  杨英华摄(人民视觉)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刁文鲳不这么看,“人老是先从脊椎老起的”。  创建了“中医刁氏脊椎病医学”理论体系的刁文鲳,现任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刁氏脊椎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刁氏正脊疗法”...

2021

12-23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卓越工程师)——记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朱兆云来源:人民网与中医药结缘,可以追溯到朱兆云的青年时代。朱兆云是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她的父亲是云南巍山有名的中医,她曾向父亲表示:“要做像父亲一样的名医。”朱父当即回答:“不是名人的名,是人民的民,是民医,人民的医生,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这段对话,朱兆云一直深深记在心里。今年已是朱兆云从事中医药探索研究的第三十...